![]() 日志正文
|
||
党课,开讲啦!
不忘历史 珍惜当下 让生命舞动起来
我用我家里的例子上一堂简短的党课。 一个是我的叔叔: 一段时间,我经常看电视《等着我》栏目,看到骨肉亲情经历生离死别后的重逢,每次自己都感动的泪流涟涟,我们真应该感谢现在的好时代。但自己内心深处也时时有隐隐作痛的地方。 我的父亲今年85周岁,身体很好,我祖母生下了父亲8个,最后就剩下我父亲和我姑姑两人,其他都是在解放前或病死、或饿死了。其中有一个叔叔是让人抱走了。 我父亲出生时中国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时代,国内军阀混战,同时在南方国民党政府正在围剿追堵共产党红军,日本侵略军在华北也蠢蠢欲动。 到民国32年(1943年)中原人民遇到空前灾难,战乱、旱灾、蝗灾,天灾人祸接踵而来。地里庄稼颗粒无收,野草、树皮都吃光了,人们吃叫白干土(观音土)。 我的一个叔叔,据说是老三,家里真无法养活了,当时虚岁只有两岁,别人给了他一个烧饼,就让人抱走了,临离别时,他在别人的怀抱中挣扎着并声嘶力竭的喊道:“娘我不走......哥我不离开你......”,直到现在是生是死,杳无音信! 一个是我的姨姨: 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,河南当时到处是饿死的人,外祖父、外祖母带着大姨、母亲和舅舅到江苏逃荒,当时叫“下河南”。他们到了邳州,那里是汪伪政权控制下的地方。当时他们就住在一个桥下,两边挡着玉米杆做的围墙,冬天寒风冲击着他们。生存的艰辛可想而知。外祖父靠给人家挑水维持一家的生活,一挑水是二分钱。不幸外祖父生病了,为了生存,就把年仅14岁的大姨母留在了邳州做童养媳。姨母生有二男四女,大姨父又很早去逝了。全家的重担就落到了姨母身上,困难的家境造就了她刚强的性格,当时交通通讯都很困难,她非常想念娘家,曾经八十岁的老人了自己坐火车一千多里走娘家。 1911年,姨母得了癌症,我和母亲、小姨去看望她,母亲六十多年前逃荒曾到过那里。 姨母的病不能手术,生命只能苟延维持。我们在她那儿停了一天一夜,她精神极好也很激动,大概娘家远平时没人去的缘故。她询问娘家的每一个人的情况,甚至提出清明要回来上坟,明知道已不可能了。第二天下午我们分别时,母亲和小姨没有扭头只管往前走,大姨母呆呆的站在村口望着我们离去。走了一段路后,母亲和小姨放声哭了起来,这是生离死别的感受。 大姨母曾经告诉她远在外地上大学的孙女,千万不要在外地成家,因为远了就没有娘家了!这不无哀怨的话说的是娘家人,更是那个人生如浮萍、聚散两茫茫时代。 第二年,姨母病逝,远离故土、个性要强、艰难困苦的姨母在火化炉中化作了一缕青烟。 我家的例子并不典型,这只是那个时代人生存状况的缩影,所以我们要感谢、感恩今天的时代,感恩中国共产党,感恩我们的国家,尽管我们的生活还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,角度不同,看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,尽管我们也会抱怨和批评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。在今年两会上,总理提出我们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不到一千元,政府扶贫力度很大,面对疫情,党和国家的举措也深得人心。 人生无常,我们要珍惜当下,去享受工作,享受生活,提高生活质量,延长生命长度,拓宽生命厚度,乐观豁达,遇到困难,我们要勇往直前。尼采有一句名言: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!!!无论我们是谁,处在什么地位,受过什么挫折,不管你距离你想要达到目的的路途有多遥远,我们都要积极地面对生活,充实的过好每一天,请相信我们每天的生活能否起舞,我们的生活状态完全是靠自己决定的。让我们的每个生命舞动起来!!! 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